陕西西大门 魅力新长武
秦陇战略门户 现代能化基地 区域商贸中心 生态人文新城
工业主导 商贸活县 城镇推进 果畜富民 民生优先
2016年06月30日点击:[ ]
长武境域沟坡面积广阔,土层深厚,宜林条件优越。农村历来重视林业生产。以用材树为主,营造成片林,以木本粮油为辅,补充生活食用。零星植树多在房前屋后、家庭院落。由于管护不善,成活率低,又人为地毁林开荒,原生林木逐渐减少。民国时期,地方官署倡导植树,实效甚微。军旅频仍,滥砍滥伐,成片树木所存无几。1949年解放时,仅有王东、直谷、丁家村的3处沟坡小片林18亩。农家杂果经济树木折合2200亩。1950年普查,全县林木覆盖率仅占土地总面积的2.8%。
解放后,各级党政组织带领群众,在优先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,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作。50年代,以“四旁”(村旁、宅旁、路旁、渠旁)零星植树为主,开始营建成片林木。60年代,以队办林场为基地,开展大规模地群众造林运动,加快四旁和荒山绿化步伐。70年代以后,坚持山、水、田、林、路综合治理,适地适树发展用材林、经济林和薪炭林。经过几代人的连续努力,基本上实现了塬滩方田林网化,山坡梯田果园化,村庄沟岔全绿化。林业生产从实际出发,注重荒沟荒坡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,把林果生产与农业综合开发结合起来,使经济林、防护林、水保林协调发展,林业经济效益、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。1980年,中央绿化委员会命名长武县为全国植树造林先进县。1989年,全县林木覆盖率提高到30.8%,林木蓄积量27.52万立方米。林业产值264万元,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6.1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