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09月18日点击:[ ]
长武县高端蔬菜水果基地建设项目
商业计划书
1.1.1项目名称:长武县高端蔬菜水果基地建设项目
1.1.2建设地点:长武县洪家镇
1.1.3建设内容及规模:
建设集观光、生态、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农业体验区。实现无公害蔬菜的产业化、标准化、市场化、区域化种植。项目规划占地5000亩,其中:蔬菜生产功能区4000亩(建设日光温室60栋,占地200亩;塑料大棚1400栋,占地1800亩;露地蔬菜2000亩);鲜杂果采摘、生态休闲观光1000亩(鲜杂果采摘500亩;荷塘垂钓300亩;休闲亭台、农家乐等休闲功能设施200亩)。
1.1.4、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
项目总投资10000万元。资金来源计划全部由企业自筹。
1.1.5项目建设期限:
本项目从2017年1月起至2019年12月止,建设期24个月。
1.1.6项目效益分析:
长武县高端蔬菜水果基地建设项目条件良好,基地发展潜力巨大,所处地理位置优越,环境条件良好,经营方案切实可行,市场前景广阔,基地建设完成后,预计年经营收入4500万元左右,3年可收回全部投资。
2.1、项目提出背景
高端蔬菜水果基地是一种以蔬菜和水果为载体的新型生态观光农业,近年来,伴随农业产业化发展,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,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,为人们提供观光、休闲、度假的生活性功能,随着收入、闲暇时间的增多,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,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,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,于是,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——高端蔬菜水果基地应用而生。
高端蔬菜水果基地主要以发展种植鲜杂果、绿色蔬菜,荷塘垂钓,采摘果蔬等项目,力求做到新、奇、特。种植项目引进应该引进速生、抗病丰产、好看、好吃,或具有养生功能的产品。在高端蔬菜水果基地内游客不仅可以吃到山珍野味,品尝到时令水果、蔬菜,同时还能烧烤、垂钓、菜果、制作栩栩如生的标本,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、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,利润和效益是普通种养业的5至10倍。
2.2项目建设意义
蔬菜水果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。 蔬菜水果业持续健康发展,对于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、 提高全民身体素质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、增加农民收入、带动国民经济相关产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,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,在解决温饱之后,人们追求自然,回归田园的心态日益剧增,这是生态农业体验园的主要基础。与此同时,随着节假日的增多,为人们外出休闲、旅游提供了大量时间。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相对较少,这就为生态观光农业体验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。
近年来,经济界人士普遍寄予厚望的汽车、房地产,由于远超越了现阶段大众的经济承受力,加之缺乏相应的金融政策支持,虽然短暂火爆,但终归有价无市。而观光农业体验却由于其开发项目的农业特色,直接受到国家投资政策倾斜优惠。我县区域地带正是由于这种地缘加血缘的优势,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纷纷进入,可能成为下一轮开发的热点地区。
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依据
3.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
3.1.1建设上尽量不破坏原有自然景观和乡村风味。
高端蔬菜水果基地总体设计将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,使蔬菜水果基地经济效益、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,因此,高端蔬菜水果基地建设上将尽量尊重本来的土地原生资源,使其与自然景观和周边乡村融为一体。
3.1.2兼顾景观生态性与娱乐性。
在对高端蔬菜水果基地进行实地规划时,将通过合理布局,采取种植区、采摘区和垂钓区、观光区、娱乐区分开,果树中间中蔬菜等措施,既丰富了植物景观群落又增加观光采摘的多样性和趣味性。
3.1.3开发“体验经济”。
通过高端蔬菜水果基地建设,让观光者体验到“回归自然,健康为本”的感受,吸引参观者参与到基地生产、生活中,增强农耕、民俗体验。
3.2项目建设的依据
3.2.1长武县农村经济主要以种植、林牧业为主。粮食作物生产以小麦、玉米为主,总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5万吨以上;经济作物以苹果、烤烟、油菜为主,葡萄、柿子、梨、枣、杏等乡土名优面积也达到了1万亩以上。全县有耕地32万亩,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5万吨以上。近年来,大力实施“优果工程”苹果面积发展到21.5万亩,产量达到12万吨;苹果品质优良,1995年在中国北京农运动服会上荣获两金一银奖;富士苹果连续几届全省评比第一,为陕西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。
3.2.2县区交通便利。长武县境内312国道横穿东西,武(汉)—银(川)高速公路穿境而过,长(武)—灵(台)路、长(武)—宁(县)路连通甘肃,交通十分便利。县内实现了乡乡通油路,乡村道路沙石化的目标,全县公路通车里程521.3千米,公路密度达到91.9千米/百平方千米。规划中的西(安)—平(凉)铁路也横贯县境,已动工建设;武银高速路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,预计2008年可建成通车。
3.2.3县区气候宜人。长武县光照充足,昼夜温差大,气候条件完全符合农作物生长的各项指标要求。年平均气温9.1℃,年日照时数2226.5小时,年总辐射量115.6千卡/m2, 1月平均气温-4.7℃,7月平均气温22.1℃,极端最低气温-24.9℃,极端最高气温36.9℃,无霜期173天,年大于或等于0℃积温3692.7℃,年大于或等于10℃活动积温3029.8℃,年平均降水量567mm。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、冰雹、干热风和晚霜冻。
第四章 项目基础条件
4.1项目区概况
4.1.1建设地点选择
本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洪家镇, 交通、通讯便利,生产区外围生态环境良好,与居民集居地 间隔一定的距离,周围无有毒有害、烟尘、噪音等污染源,是建设高端蔬菜苹果基地的理想地址。
4.1.2项目区发展现状
1、自然资源
洪家镇地处渭北高原沟壑区,境内由原面、沟坡组成。境内原面支离破碎、沟壑纵横交叉。地势东南低、西北高。最高点在关路村为1217米,最低点在高家山村的上庄组。境内属泾河、黑河水系,312国道以南的地表水流入黑河,312国道以北的地表水均流入泾河。为生产绿色蔬菜、有机苹果提供了天然保障。
长武县洪家镇地处陕、甘交界,素有“秦陇门户”之称,312国道、福银高速以及在建的西平铁路穿境而过,为果品运输提供了极为便利的交通条件,发展果业区位比较优势明显。境内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。其特点是四季分明,光照充足,干湿冷暖明显。春季干旱多风、夏季雨量集中、秋季温和宜爽、冬季干冷少雪。年平均气温10.9℃,1月平均气温-5.0℃,极端最低气温-24.9℃(1975年12月13日),7月生长期气温22.1℃,极端最高气温36.9℃(1966年6月19日)。无霜期170-180天。年均日照时数2226.5小时,0℃以上持续期276天。年降水量一般为550-620毫米。全镇土壤类型有5类,8个亚类,14个土属,41个土种,黑垆土占32.6%;黄土性土占47.4%,红土占16.8%,河淤土占3.1%,潮土占0.1%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.8%,碱解氮42.6PPm,速效磷5.8PPm,速效钾186PPm,ph值8。土地总面积83.6万亩,耕地面积30万亩,成土母质黄土层原面厚度80—200米,土壤透气、蓄水、保肥肥力强,适宜发展苹果生产。
2、果业发展资源
长武自古以农业为主,果业发展历史悠久,全县辖7镇1街道办146个行政村,总人口18万人,其中农业人口15万人,农业劳动力3.5万人,人均耕地2.1亩。长武县苹果生产经过“七五”打基础,“八五”大发展、“九五”大提高、“十五”强管理和“十一五”的提质增效,生产规模逐步扩大、果品质量稳步提升、管理水平明显提高、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、经济效益显著增强、果品知名度不断提高。到目前,全县苹果面积已发展到29万亩,果园面积占到了耕地面积的75%,挂果面积15万亩,总产26万吨,产值11亿元。果业生产总值占全县农业生产总值的85%以上,果业收入达到了果农人均4250元,以苹果为主的果业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,我县也被国家标准委确定为国家出口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,被国家质监总局命名为“陕西苹果”原产地域保护区,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“中国苹果之乡”,也是陕西省优质苹果基地县之一。
近年来,我县大力实施优果工程,积极推广“大改形、强拉枝、巧施肥、无公害”四项关键技术,扎实推进“果、畜、沼、草”生态果园建设,全力加快无公害、绿色果品基地建设认证步伐。目前,全县已实施大改形10万亩,强拉枝15.7万亩,巧施肥21.5万亩,无公害病虫害防治15万亩,果园种草5000亩,建设沼气池3000多口,苹果套袋17.5亿只,建成省级示范园12个,市级示范园9个,县级示范园300个,示范园总面积5万亩。全县建成了通过省农业厅认证的无公害食品(苹果)生产基地5万亩,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(苹果)生产基地10万亩、有机果品生产基地3780亩。全县果品优良品种达到了90%以上,优果率达到76%以上。生产的苹果以“个大、色艳、细脆、香甜、耐贮运”而驰名全国。主产苹果红富士、秦冠共荣获国家、省级奖励50多项,2009年,红富士苹果被中国果蔬产业品牌论坛组委会评为“中国名优果品金质奖”,被誉为世界最香的苹果。果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,生产规模稳步壮大,生产水平日渐成熟稳定,配套产业日益强大,初具产业化发展的雏形。
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
本项目在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上,利用长武县有利的区域和自然环境,建设集观光、生态、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体验区。实现无公害蔬菜的产业化、标准化、市场化、区域化种植。
项目规划占地5000亩。其中:蔬菜生产功能区4000亩(建设日光温室60栋,占地200亩;塑料大棚1400栋,占地1800亩;露地蔬菜2000亩);
鲜杂果采摘、生态休闲观光1000亩(鲜杂果采摘500亩;荷塘垂钓300亩;休闲亭台、农家乐等休闲功能设施200亩)。
第六章 项目建设周期和进度安排
6.1项目建设周期
项目建设期为3年,项目计算期拟定为17年,其中第一、二年为建设期,第三年开始产生营业收入。
该规划期限为三年(2017—2020年),分三个阶段实施。
1、近期(2017~2018年)为规划准备阶段。
制定出台项目相关方案,做好重点开发项目的设计报告,界定好果蔬基地的权属、用地、建设资金引入机制和经营机制等问题,做好高端蔬菜水果基地建设的一切准备工作。
2、中期(2018~2019年)为建设开发阶段。
完成重点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工作,完善通往基地和基地园内道路的硬化、绿化、美化等环境建设,初步形成特色生产带和生态绿化带,在重要的交通要道、路口及园区设置交通标识、公共标识和示意图。通过努力,形成高端蔬菜水果基地基本框架。
3、远期(2020年)为成熟完善阶段。
进一步丰富基地内容,完善基础设施,优化接待环境,培育服务员队伍,规范行业秩序,促进蔬菜水果基地有序发展,使实现基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。
6.2施工进度安排
项目建设实施进度安排表
建设期项目 |
2017年3月 |
2017年4-12月 |
2018年1-12月 |
2019年 1-2月 |
土建工程勘察设计 |
△△△ |
|||
设备订购 |
△△△ |
|||
土建施工 |
△△△ |
△△△ |
||
设备安装 |
△△△ |
△△△ |
||
人员培训 |
△△△ |
|||
调试试车 |
△△ |
△ |
||
项目竣工 验收 |
△△△ |
第七章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
7.1投资估算
7.1.1项目建设投资估算
1、项目固定资产投资
本项目第一年固定资产投资估算为1972万元,其中:建筑工程费1000.967万元,设备购置费127万元,其他工程费用472万元,工程预备费130.04万元(按第一部分工程费的7%计算),建设单位管理费47.328万元(按第一部分工程费2.4%计列),工程勘察设计费39.44万元(按第一部分费用的2%计算),工程监理费35.496万元(按第一部分工程费用的1.8%计列),临时施工费19.72万元(按第一部分费用的1%计算)。
2、流动资金估算
流动资金估算按详细估算法计算,17年流动资金估算为1900万元。
3、项目总投资
项目估算总投资10000万元,其中:固定资产投资7100万元(含固定资产、无形资产、递延资产、预备费用),流动资金1900万元。
7.2资金来源
本项目资金全部由企业自筹(含争取国家财政项目补助资
金)10000万元,占总投资额的100%。
第八章 环境影响及社会效益评价
8.1环境影响
8.1.1设计依据
1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》
2、GB3095-1996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二类标准
3、GB3096-93《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》二类标准
4、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GB8979-1996
5、《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》GB12348-90
6、《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》GB13271-2001
7、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》GB14554-93
8.1.2环境现状及主要污染源
1、建设地点环境状况良好,大气及土壤纳污能力强。
项目区域内主要大气质量符合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 (GB3095-1996)的二级标准;该区域地表水能满足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(GB3838-2002)的Ⅲ类标准。为此,生产用 水不用地下水,直接取用地表水:生态环境良好,项目区域 内无需要重点保护的频临灭绝的动物、植物。
2、主要污染源
本项目建设对环境的主要影响一是生活废水;二是机械 噪声;三是固体废弃物。
总的来说,拟建地点的环境质量现状良好。在建设过程 中,将落实环保措施,使各类污染物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规范,本项目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和污染。
8.2效益评价
1、成本效益分析
A、 产品成本:项目投入运行后年总生产成本1,850万元。
B、投资估算:示范基地项目总投资人民币6500万元。
C、 产品利润销售税金:项目投产后,年增加收入1000万元,年上缴税金60万元,税后利润500万元。
2、财务效益分析
A、 投资回收期限:静态投资回收期4年,动态投资回收期6年(含建设期)。投资的利润率25.35%
B、财务净现值:财务净现值NPV=3500万元(计算期15年,其中:建设期3年,生产期10年,折现率按8%计算)。财务内部报酬率 IRR=31.82%
3、国民经济效益分析
A、基本评价指标:项目建成投产后,可带动农民发展种植新型经济作物1000亩,果树1,000亩,无公害蔬菜500亩,农民增收2000万元。
B、就业效果:直接、间接解决2,000个农民就业,同时可带动10,000人发展各类产业。
C、农民增收: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,000元。
D、对财政的贡献:财政年收入增加100万元。
E、投资盈亏:以产量表述的盈亏平衡点为估算产量的30.15%,表明项目有较好的资金回收能力。
F、风险分析:项目中产品的价格和产量相对比较稳定,表明项目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。
8.3 社会效益
8.3.1项目建设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特色鲜明、功能完善的基地,再加上本项目建设起点高,重在高端基地的打造,其投资水平己达较高水准;高端蔬菜水果基地对我县经济的增长将产生很强的联动效应,对提高我县的知名度以及树立良好的城乡形象,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。
8.3.2高端蔬菜水果基地对我县创造大量农村剩余劳力就业机会,增加县区财政收入,促进农业结构调整,提高了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。
项目建设期2年,投资总额为10000万元,项目建成后,预计年经营收入4500万元左右,3年可收回全部投资。
因此,项目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。
第九章结论
本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,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有利于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。高端蔬菜水果基地十分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。高端蔬菜水果基地是人通过与与自然景观的接触,体验劳动,享受劳动成果,它对于消解现代社会由于工作紧张、城市喧嚣所带来的身心疲惫的亚健康状况很有帮助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它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保健措施。高端蔬菜水果基地使人乐观、开朗,有助于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。同时,高端蔬菜水果基地能够开阔人的视野,增长知识与才干。还有助于增添家庭生活乐趣、和睦家庭关系、增强家庭凝聚力等等。总之,要把生高端蔬菜水果基地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,造就健康生活方式,营造绿色、健康的休闲娱乐氛围。建议尽早建设、尽早受益。